家電網-HEA.CN報道:近日,歐洲議會以587票贊成、9票反對、20票棄權,高票通過了2022年12月與歐洲理事會達成的一項關于《新電池法》的協議,該協議旨在完善《新電池法》中關于歐盟電池管理的相關規定。其中要求,在電器中設計便攜式電池,使消費者自己可以輕松拆卸和更換。
十多年前,許多手機用戶的使用習慣是,出門帶一臺手機,包里再揣一塊備用電池,手機沒電了,就快速打開手機后蓋,換上備用電池。不知從何時起,手機電池越來越難換,備用電池也不再常駐于背包。
近日,歐洲議會以587票贊成、9票反對、20票棄權,高票通過了2022年12月與歐洲理事會達成的一項關于《新電池法》的協議,該協議旨在完善《新電池法》中關于歐盟電池管理的相關規定。其中要求,在電器中設計便攜式電池,使消費者自己可以輕松拆卸和更換。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手機用戶有望告別充電寶,重回備用電池時代?
新規何時生效?
此次通過的新規,涉及在歐盟銷售的所有類型電池的設計、制造和回收。新規旨在通過對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監管,推進循環經濟。
根據相關程序要求,此次歐洲議會通過的《新電池法》的協議(以下簡稱電池法案)還需要經過歐洲理事會正式批準,隨后在歐盟官方公報上公布并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生態設計條例(以下簡稱生態設計法案)的立法程序也在推進中,其中也包含了使智能手機電池更容易更換的規定。知情人士預計,生態設計法案有望于今年9月通過,其有關智能手機電池可更換的要求或將在一年半后生效。

盡管兩項立法內容有交叉,但歐洲分析人士指出,電池法案在一個關鍵點上比生態設計法案更嚴格。根據生態設計法案,如果智能手機制造商能夠讓電池經久耐用(即500次完整充電放電循環后保持83%的電池容量、1000次循環后保持80%的電池容量),就可以在電池可更換性設計上得到豁免。而電池法案則不提供相關豁免機會。
此外,業內人士還指出,電池法案涵蓋了所有帶有便攜式電池的產品,它的影響范圍遠大于以手機和平板電腦為重點的生態設計法案。
得用拆卸工具,算“可拆卸”嗎?
智能手機的電池,怎樣才算“更易更換”?讓手機用戶能徒手拆卸,還是借助十八般工具拆卸?
記者注意到,本次通過的電池法案并沒有要求做到完全無工具拆卸,而是對更換電池所需的工具種類進行了限制,避免終端用戶不得不使用專用工具或復雜的工藝來拆卸。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相關法律沒有定義何為專用工具,這就容易導致一種情況,即用戶為了更換電池,必須購買一種實際上是專用但并沒有定義為“專用”的工具,其成本甚至可能超過更換電池的成本。
電池易拆,設備防水性還能保障嗎?
外界的另一個顧慮在于,如何兼顧電池易更換性和設備防水性。如果設備設計為易于打開,那么防水性會不會受到影響?
電池法案中對于部分電器給予了豁免,如果其經常在受到飛濺水、水流或水浸泡的環境中使用,則可以不受電池易更換等約束。
對此,外界評價不一。有的認為,開這種“口子”毫無必要,因為即便是水下手電筒都能做到既讓用戶自己換電池,又有極好的防水效果;也有人認為,在手機領域,當前宣傳可防飛濺水、可在淺水中浸泡的產品,實際防水表現參差不齊,如果強調電池的易更換性,對其防水性能將是不小的挑戰。
不過,拋開個中細節,電池法案依然受到不少公眾的歡迎。有主張維修權的人士認為,這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它將通過確保各個行業的電池更耐用、更可持續、更可維修,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維修自主權。
(家電網? HEA.CN)
責任編輯:編輯F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