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網-HEA.CN報道:而在將來,如果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能夠進一步落地的話,我們在家里就能游歷山川大岳,和遙遠的親人相見也將不再困難。
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是就是在枕頭邊摸索,找到手機看看時間,然后坐起來瀏覽一下信息,刷一下短視頻。
在智能手機的滲透之下,我們很多習慣已經和手機綁定,比如在消費買單的時候,我們不再習慣于拿出現金,而是掏出手機,翻出二維碼你掃我,或者我掃你……
這是智能手機時代下的生活,甚至在看穿越題材的小說電視劇的時候,也會想想如果自己穿越了會怎么樣,第一件想到的事卻是:那將是一個沒有手機的時代,然后猛然發現,自己不能沒有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對現代人來說何其重要。
但《日本經濟新聞》卻說,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的普及率將在2050年降為0。這幾乎讓人難以想象,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必需品,怎么會逐漸沒落呢?
事實上,智能手機消失的這件事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為我們所依賴的并不是智能手機,而是智能手機為我們創造的生態。通過智能手機,我們能夠便捷的獲取信息、實現需求,但并不意味著實現我們需求的載體就一定是智能手機。
它可以是“穿戴設備”,智能手表,或是正在逐漸落地的增強現實。
那將是一個怎么樣的生活呢?如今,關于我們生活的消息幾乎展現在智能手機這一塊小屏幕上,雖然讓我們的生活足夠便捷,但還能更加便利。
比如當我們在使用地圖導航的時候,看著手機的路線指引,不如直接顯示在眼前,結合實景與UI界面,用箭頭的形式直接指引方向。
這是現在已經實現的技術,在使用高德地圖的時候,豎起手機就會觸發AR模式,為我們提供一種新穎的導航模式。這是這種呈現方式并不適合出現在手機上,它更適合出現在眼前。
這就是《日本經濟新聞》預測我們跟智能手機說再見的時候已經不遠的原因,因為智能手機并不足夠完美,必將被可佩戴設備所取代,其中主要指的是虛擬現實設備。
智能手機可能從世界上消失得無影無蹤,人們或許在眼睛上佩戴信息終端。用數字再現觸覺的“觸覺反饋技術”,讓人們在虛擬空間像在現實中一樣享受運動樂趣。
事實上,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基于“虛擬現實”構想的應用,或是游戲,只是囿于硬件的原因,而不得不妥協地選擇在電視屏幕或是智能手機屏幕上呈現。比如上面所提到,在虛擬空間中運動的相關游戲,就有健身環大冒險。
當前健身環大冒險的實現模式基于的是Joy-Con游戲手柄,將Joy-Con植入游戲自帶的健身環以及腿部固定帶中,就能識別健身動作,一邊在游戲中冒險,一邊健身。
虛擬現實的實現,還能擁有更加豐富的視覺呈現,畫面通過真實的觀感以及細膩的屏幕,在眼前呈現的時候,震撼感與臨場感是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視所不能比擬的,甚至是電影院的頂級屏幕也略遜一籌。
在這種優勢下,智能手機消失、電視消失、電腦也會消失。因為所有信息都被集成在了同一部設備中,也就是說,智能手機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整合以及升級了。我們現在所依賴的功能,都能夠在虛擬現實設備中實現,甚至實現的方式更加便捷、直觀。
連自我也可以在虛擬現實里被重塑,因為在虛擬空間中,我就是我,我又不是我。我可以用任何身份在虛擬空間中飄蕩,甚至戀愛而不用在線下里相見,因為虛擬現實本身就足夠現實。
問題是,能實現嗎?
將顯示景色與電腦合成圖像疊加的混合現實技術已經在逐漸普及,當然,高昂的售價注定讓其距離消費級市場很遠,但在工業和商業領域,混合現實已經不是稀罕事物。
自2024年起,久保田公司將利用第二代全息透鏡檢查水處理設施,全息透鏡是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MR終端。終端屏幕顯示檢查順序和項目,即使是新員工,也能像資深員工一樣作業。
而索尼公司也在針對真實觸感進行開發,今年8月,索尼發布了名為“重心可變裝置”的新技術。在佩戴虛擬現實(VR)頭顯的狀態下,手持可變棒狀裝置。與頭顯內的影像同步,做出使用弓箭或槍的動作,通過手邊設備就能產生使用真弓真槍的感覺。索尼將有效利用觸覺反饋技術,正研發讓人原地踏步時感覺如同在冰雪和沙子上行走的技術。
科技一再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過去,身處兩地的兩個取得聯系,需要郵差跋山涉水,將信件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現在我們卻能通過微信,在指尖上就能聯系彼此,了解朋友、親人的近況,還能通過攝像頭見上一面。
而在將來,如果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能夠進一步落地的話,我們在家里就能游歷山川大岳,和遙遠的親人相見也將不再困難。
(歡迎關注家電網微信jiadianwangHEA,點擊閱讀 家電網頭條,最新家電、科技資訊,最專業的新聞資訊解讀,我們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家電網? HEA.CN)
責任編輯:編輯E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