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華為類似,作為中國企業國際化代表的聯想,其實一直是在國人的詬病中成長,而當年聯想最初的成功也并非源于什么用戶的愛國主義情懷
如果是一臺標價2000元的手機,低100元不過是5%的比例。但對于第一代紅米799元的價格來說,低100元相當于下調 了12.5%
阿爾卡特一款產品“通吃”三種系統,并非一部手機里同時搭載三種系統,而是用戶可選擇三種不同系統的同一款手機,這樣做或許能夠在營銷上博得一定的關注
據悉,愛立信2014年7月曾要求小米為所持有的專利支付費用,但小米并未回復。根據法院的裁定,小米不能向印度進口任何新手機,也不能推廣或銷售這些產品。
首先,從手機的包裝上來看,新的手機外殼接合緊湊,縫隙處平整光滑,無毛刺;第二,翻新機開蓋或卸下電池后會有橡皮味、塑料味或化學劑的氣味
據悉,商品類投訴7509件,較之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288件,增幅77.90%。在1036 件通訊產品類投訴中,移動電話996件,固定電話14件,其他通訊產品18件,小靈通8件
供應鏈消息人士表示,蘋果還沒有向供應鏈提出任何新款4英寸iPhone零件的生產任務,因此關于蘋果將會推出4英寸屏幕iPhone6s的說法是不成立的至少到目前為止
如今智能手機大熱,不少企業都想分食一杯羹。但是手機行業誠如小米手機董事長雷軍所言,“競爭恐怖的一塌糊 涂”。
蝸牛移動總裁陳艷接受采訪時介紹, “免卡”不會區分運營商網間外的使用,即用戶撥打國內三大基礎運營商的手機號碼均可免費。
在去年年底公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排名中,中國本土品牌增長非常快,多個國際品牌快速下滑。
近日,國美旗下移動轉售業務品牌極信通信宣布,與來自北斗產業基地的“新三板”上市公司江蘇艾倍科,共同啟動“關愛兒童”計劃。
分為移動、聯通及電信版,均支持雙卡雙待及雙4G網絡,售價為699元。不過有業內人士對家電消費網表示,從性價比來看,紅米2手機售價還是高了
過去一年里,小米可謂風光無限,此前不久剛完成新一輪融資,公司估值已高達450億美元,成為讓世人矚目的全球價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
紅米2代的機身尺寸為134×67.2×9.4mm,重133克。作為對比,紅米手機1S的尺寸為137×69×9.9mm,重158克。紅米2代不僅機身尺寸有所縮小,重量也有所減輕。
想象一下,在平板手機年期間,反而出現了一個古怪的趨勢,并直接沖著“每個人都需要大屏手機” 的說辭而去。
從目前已有的虛擬運營商發展來看,多數仍停留在基礎通信業務的轉售,無非是在優惠力度上敢于打破常規,真正細分市場的商業模式還未出現,或者說離成熟還有不小差距。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該機構所測試的全部12個品牌的手機并未違反相關法規。但該機構也表示,他們將會要求手機廠商加強信息傳輸的安全性。
雷軍稱,2014年已成為小米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從行業的追趕者,變成被全行業追趕的對象。”他表示,國內同行對于小米模式的研究、學習、模仿已經達到“像素級”。
著名通信專家項立剛認為,目前虛擬運營商有些虛火過旺,相信在未來2-3年內,由于虛擬運營商之間競爭加劇、盈利模式單一等因素影響,能夠活下來的或許僅有幾家。
小米不僅抄襲設計,還肆意侵犯競爭企業的專利。本月初,世界第一的通信設備供應商愛立信在印度對小米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三星是推廣手機同屏多任務處理功能的主力之一,包括旗下的GalaxyS、Note及Tab產品,都針對Android系統進行二 次定制,添加該功能。
但手機市場的競爭遠比想象中殘酷,從硬件到軟件的升級,從上游到下游的布局,從線下到線上,從3G到4G,國產手機在一年中走完了過往需要三年的路。
12月30日消息,連日來占據行業頭條的千元神機么么噠3N今日正式開搶,記者在蘇寧易購頁面看到,至本月19日正式發布以來,該款手機在蘇寧渠道已經獲得近90萬人關注預約,上午10點正式開搶僅30分鐘,蘇寧易購頁面已經顯示首輪售罄。鑒于市場的良好反響,蘇寧易購已臨時增加二次搶購,搶購時間定于1月6日。
根據IDC最新的統計數據,今年三季度,小米手機在全球的銷售量為1730萬臺,占據全球5.3%的市場份額,緊隨蘋果和三星之后爬上了全球銷售量第三的寶座。
目前,蝸牛移動推出了三個產品線,包括免卡、游戲手機、免商店。在免卡方面,通過類似全國語音免費、流量語音互轉、消費互送等舉措來吸引用戶
摩托羅拉在美國之外的地區歷來缺乏優勢,即使與谷歌的短暫結合也未能幫助其實現盈利。聯想以后需要在多方面給予對摩托羅拉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試點批文的轉售企業,在開展業務前,應憑試點批文以及與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簽訂的商業合同到相關試點地區電信管理機構辦理備案手續。
當一款手機被拿來當做懷舊物件的時候,事實上,人們已經從潛意識里將它劃入了一個過去的時代,它不可 能再代表將來。
由于國產廠商在中低端市場的放量沖擊,三星和HTC、索尼、LG 等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也普遍明顯下滑。
那么老牌廠商呢?他們擔負更加艱巨的任務。一直以來,中國手機總是與低端,代工等“貶義詞”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