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傳統的家電、智能設備甚至汽車行業都非常困惑,因為硬件制造,甚至汽車制造的門檻都相比從前降低許多,這意味著互聯網公司利用資本的力量可以輕易進入這些行業
專家建議,在購買手機時,消費者不要只看價格,圖便宜,而更要關注手機廠家的信譽度、產品的質量和售后服務,否則使用時徒增煩惱。
華為正在構建華為運動健康平臺,加強穿戴式生態鏈合作。在這方面,華為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包括騰訊、百度、谷歌等。
隨著國內一線品牌手機廠商的崛起,一方面使得國內中小手機品牌加速立場,另一方面又開始對三星、蘋果等全球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進行蠶食。
不過對于尚未掌握手機生產核心技術的格力來說,大批生產如此多的手機,消費者是否真能買賬,還真是個大問題。
顯然,對于傳統家電廠商格力來說,推出智能手機顯然不是為了贏得與雷軍的賭局,而是為了智能家居時代提早布局。
按照李陽在其微博上宣傳的,其“瘋狂手機”有諸多賣點,如:超強待機,一年只充三次電;可以隨時隨地學英語;可以當作強光手電筒使用……
格力進入手機領域,不禁又讓業界聯想到小米。2014年,董明珠和小米董事長雷軍[微博]有說不盡的“糾結”,兩人口水仗也不斷升級。
不同于印度市場的低準入門檻,歐美地區不僅已被蘋果、三星、LG、黑莓等國際品牌占據70%的市場,運營商渠道也占據了絕大比重,中國廠商短平快的電商渠道并不具備借鑒的地方。
在KDDI的總部,有著他們過去20年生產的所有手機,僅2008年的就有24種,各自有著獨特外觀和硬件配置,上面都有印著條紋碼。
2014年底,愛立信在印度起訴小米侵權,短短兩周之后德里高院就宣布允許小米在2015年1月前正常銷售搭載高通芯片的智能手機,且需繳納專利費,但不允許小米銷售內置聯發科芯片手機。
雖說是先發制人,但話機世界的移動轉售業務并沒有如預期中發展得那么好。“這個業務需要規模效應,目前還沒有達到一定規模,肯定還賺不到錢。”陳小青表示,目前虛擬運營商的利潤空間并不是很大。
3月17日消息,蘇寧宣布聯袂蘋果、華為、魅族等重點廠商共同推出手機“換新”活動,活動期間將基于蘇寧雙線平臺提供線上購買、線下或上門以舊換新的O2O融合體驗。據悉,上述重點品牌也相約奉獻了年度的里程碑產品和2015年爆款新品參加活動,力爭為消費者奉獻完美的體驗。
從這一點上講,樂視和上述廠商仍有著不小的差距。盡管樂視在視頻領域的優勢有目共睹,但在在線支付、線下服務、智能硬件、O2O領域均有明顯短板。樂視想要迎頭趕上,仍有一段路要走。
小米4是小米2014年發布的旗艦手機,在發布之初,也一度因為發貨問題被不少消費者投訴,好在后續發貨速度跟上,投訴開始減少。
其中,移動電話投訴數量連續7年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一位。2014年,移動電話投訴10.38萬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14.7%,同比增長10.4%。
假若HTC仍然自恃往日的榮耀,不肯重視小米式風格的崛起,那么在未來HTC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諾基亞,它的危在旦夕是可以提前預見到的。
隨著國產手機隊伍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中國品牌手機加入巴展舞臺,很好地印證了國產手機品牌的快速崛起與走向世界,也證明了中國制造漸漸變得強大。
數據顯示,蘋果在去年第四季度共售出iPhone7483.2萬臺,超過了三星7303.2萬臺的銷售量,終于成為了全球智能手機的銷量之王。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激流勇進,智能手機儼然已經成為人們最為得力的“工具”。于是乎,市場的供給加上迫切的需求和滿足感,使得整個市場呈現一片火熱之勢頭。
一個需求,性價比高,能用就可以。這個需求造就了紅米、榮耀暢玩等系列機型的繁榮。消費者花數百元就可以購買一部品牌、質量有保障的智能手機,滿足自己的使用需求。
去年12月下旬,位于東莞望牛墩的奧思睿德世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老板跑路,據稱欠債1.35億元,是繼勝華科技后,給手機觸摸屏代工企業拉響的又一次警鐘。
虛擬運營商當下難熬的“寒冬”,與獲得牌照之初營銷造勢的集體亢奮形成鮮明對比,除了已放號運營的不到10家民營企業,更多的虛擬運營商尚未在通信領域有動靜。
數據顯示,2015年2月,2G手機出貨量為250.5萬部,同比增長33.1%;3G手機出貨量為181.3萬部,同比下降89.9%;4G手機出貨量為2020.8萬部,同比增長1167.5%。
為了打造其言下的首個手機生態,樂視將召喚全球合伙人。賈躍亭透露,樂視今年將推進全員持股,并推行合伙人計劃,股權激勵將達到同崗位同行業最高比例。
伴隨著2015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臨近,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大力度打擊假貨、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系列舉措,國內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等空前關注。作為中國最大的商業零售企業,蘇寧率先發起“購正點”主題活動,為消費者提供海量、低價的正品行貨,普惠消費者,引領行業新風氣。
昨天,國美總經理王俊洲連舉媒體曝光電商假冒奢侈品以及央視曝光9個電商平臺售假新聞。“電商平臺認為第三方賣假自己不存在責任,但對于明顯的假貨,平臺的責任不能推卸。”
各級消協和質檢部門要進一步關注手機投訴問題,敦促各方解決質量和服務問題。同時需建立更多的手機質量專業鑒定機構,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劉先生說,他在網上看到國內外的消費者在使用三星手機充電時,都發生過爆炸。但三星要求消費者將手機送至三星檢測后,都是說是消費者使用了非原創配件造成的,不承認是三星手機的問題。
身為全球智能型手機龍頭,三星推出的Galaxy S和Note系列都非常暢銷,為什么過去不曾在高端旗艦機種使用金屬外殼呢?